矿物是地壳中由于自然的物理化学作用或生物作用,形成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。地球的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,而岩石是矿物的集合体。当岩石中的某一成分或某些成分的含量,以当年生产技术水平可以经济地开采、加工、利用时,则该岩石便称为矿石。矿石中除含有在当年的经济上可利用的有用成分外,还含有尚不能利用的成分,那些不能利用的成分称之为脉石。
选矿的目的在于从原矿中有用矿物分离出来加以富集,构成组分单一的人造富矿,及所谓精矿。选矿过程要利用矿石汇总各矿物某方面的性质差异来完成。重力选矿就是根据矿粒间密度的不同因而在运动介质中所受重力、流体动力和其他机械力不从而实现按密度分选矿粒群的工艺过程,简称为重选。在金属矿物选矿过程中,回收的目的金属矿物的密度比脉石高,这是经过选别得到的重产物为精矿,轻产物为尾矿。
重力选矿是按矿物密度差分选矿石的方法,在当代选矿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。它的发展历史悠久,从古代人类开始知道利用金属材料的时候,就使用兽皮在河溪中淘洗自然金属或天然矿物。以后又用木制的溜槽进行分选。大约在400余年前出现了原始型式的跳汰机,但那时的生产还是作坊式的。18~60年代西方发生了产业革命,对金属原l料的需求量日渐增加。同时蒸气机的出现又为机械化生产提供了动力,于是重选作为一个产业部门而出现1830-1840年问在德国哈兹(Harz)矿区出现的早期活塞跳汰机继续得到改进而被推广应用。1892年又发明了大型的风力驱动的选煤用鲍姆跳汰机(Baum?jig)。1890年美国制造了第一台选煤用打击式摇床,1896-1898年A·威尔弗利(Wilflev)发明了现代型式的摇床。尽管当时摇床还被视作溜槽的一种,称作淘汰盘,但以后则以其独特的分选方式而自成体系。随着摇床的出现,选别前的分级,脱泥等准备作业也广为应用。由此可见,重选的主要工艺类型·分级、跳汰、摇床和溜槽选在19世纪末便已基本形成了,并成为当时几乎是唯一的选矿方法
重选过程中,矿物的分离是在运动过程中逐步完成的。也就是说,应该使性质不同的矿粒在重选设备中具有不同的运动状况----运动的方向、速度、加速度和运动轨迹等,从而达到矿物分离的目的。筒式,一些重选过程都必须在某种介质中进行。不同粒度和密度矿粒组成的物料在流动介质中运动时,由于他们的性质的差异和介质流动方式的不同,矿粒所受的介质阻力不同,其运动状态也不同。矿粒群在静止介质中不易松散、不同密度、粒度、形状的粒度难于互相转移,即使达到分层,也难于实现分离。
对于重选而言,介质的作用是很重要的。重选所用的介质包括空气、水、重液和重悬浮液。其中用的多的是水,在缺水的干旱地区或处理某些特殊的矿石时可用空气,此时称为风力选矿。重液是密度大于水的液体或高密度盐类的水溶液,矿物在其中可以严格地按照密度分开,但是由于这类液体价格昂贵,故只限于在实验室使用。重悬浮液是由密度较高的固体微粒与水组成的混合物,其表现密度高于轻产物的密度,而低于终产物的密度,故可起到同重液一样的作用。采用重悬浮液做介质的选矿方法称做重介质选矿。随着分选介质密度的增高,性质不同的矿粒在运动状况上的差别也增大,在一定范围内分选效果亦愈好。
重选过程中,介质的作用虽然很重要,但介质的作用是外界因素,使矿物分离的根本原因还是他们自身性质的差别,也就是颗粒的密度、粒度和形状的差别。密度和粒度共同决定着颗粒的重力,是推动颗粒在介质中运动的基本作用力。在选矿过程中,使矿石基本按密度差分离的作业,是矿石分选作业。但是,当矿物间密度差别不大时,也可按不同粒度颗粒在介质汇总沉降速度不同,达到按粒度分离,这种作业称为分级作业。此时,矿粒的形状也影响其在介质中运动速度,因而也就是分离过程的一项重要因素。
重选过程中多久介质在分选过程中所处的运动状态,包括有匀速的上升流动、垂直交变的流动、沿斜面的稳定流动和非稳定流动、回转运动等。根据介质的运动形式及分选原理的不同,重选可分为分级、重介质选矿、跳汰选矿、摇床选矿、溜槽选矿、洗矿等几种工艺方法。其中,分级作业和洗矿作业属按粒度分离的作业,但洗矿作业处理的对象为含泥含水高易胶结的矿石,兼有碎散的作用。其他各工艺方法则属于分选性质的作业。
所以重力选矿法是处理钨、锡、金矿石,特别是处理砂金,砂锡矿传统的方法。在处理含稀有金属(铌、钽、钛、锆等)的砂矿中应用也很普遍。重选也被用来分选弱磁性铁矿石、锰矿石、铬矿石。重力选矿在当代选矿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。
上一篇内容:重力选矿设备-离心选矿机代表分类
上一篇内容:重力选矿的发展历史及共同特点及重力选矿方法